胡红灯:坚守古村的25年光阴

发布者:xuqian 发布时间:2015-07-29 14:49:37字体大小:【
标签:

6C337087DCA92EACCC1792933BD4B186.jpg

    随着车子的前行,路边的树木,渐渐繁茂、杂草葳蕤。

    夹杂着尾气、扬尘的空气也逐渐转换成泥土、花木的气味。路越走越弯曲,也越来越颠簸——江田古村到了。从大源镇来到江田村,汽车行驶了近半个小时。

    车子在村口停下,晒满了稻子的院子便是乡村医师胡红灯的卫生所,当然也是他的家。正在给患者脚趾上药的胡红灯医师,对于记者一行的到来,有点错愕,愣了下,示意我们稍等后,接着帮患者处理伤口。满头大汗的胡医师,不停的擦拭汗珠,深怕汗水滴到患者伤口处。

    宽敞的大厅,只在门口摆了一张破旧的长桌,长桌旁临近门口处摆了两张一长一短的椅子,除此,这个大厅没有其他的家具、摆设了。墙面的颜色,并不是很白,而是因时长,已经变黑了,就像霉斑附着在上面。大厅的左侧的房门口,挂着药房字样。里面摆放着一些常用的医疗器具和一些药品。

    “干活的时候注意点,伤口有什么不适的地方,记得及时来我这,或者打电话给我。”嘱咐完病人之后。胡医生对于让记者一行久等报以歉意,憨厚的表情,有些不好意思。“我可没什么好采访的,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,也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事迹。”

    “1987年高中毕业后,去了南昌,自费在前进职业学校学医,学期3年。毕业之后便回到家乡大源镇江田村开始了乡村行医之路,到目前为止已经25年了。”胡医生轻描淡写般的叙述着自己从医经历。

    二十五年,说出来不过一秒钟的时间,而对于胡医生而言,却是实实在在一分一秒经历而来。

    这二十五年,他一直工作在乡村,生活在乡村。与外界的接触大多只因为药物紧缺的时候才会去县里取药,或是去南昌自费培训,提升医学技能,以便更好的解决工作中碰到不能解决或是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。也正是这种时刻为患者着想及刻苦专研的精神,胡医生多次获得县里优秀乡村医生的光荣称号。

   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。乡村公共卫生,囿于国情、农民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乏、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等各方面的限制,发展一直受阻。而乡村医生作为乡村少有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,这一重担便由他们挑起来。

    二十五年来,胡医生作为大源镇江田村少数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,便主动将这一重担挑起来,由他负责的九个自然村至今已有2800多人,分散在各处。9个自然村巡检一遍需要一个礼拜,而他的交通工具便是一辆老式的摩托车。“摩托骑的破旧,仍舍不得换掉,而他对于确实没有能力支付医药钱的村民,通常是自掏腰包。”在旁的大源镇卫生院长说道,“他二十多年植根于江田村,常年在此为村民看病,别的不说,就坚持这劲,我想一般人很难坚持的下去,而且江田村比较偏僻,在生活、工作环境方面特别艰苦。”

    是啊!二十五年,一个人一生有多少二十五年,而且是最最宝贵的青春年华,扎根在乡村、奉献在乡村、服务于村民,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做贡献。

    于胡医生而言,我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其他事例来凸显胡医生的医德、人品。

    因为,仅这二十五年的坚持,足以说明一切了。( 杨荣波 陈风华 )